第三百九十四章 兴学之道 (第3/4页)
一路经过的田亩,百姓的劳碌,秋收中,人人露出的满足的神态,唐清安升起了愉悦的心情。 重新洗涤了他那麻木的心。 “一江之隔啊。” 唐清安感叹道。 哪怕没有金江镇,辽东的生产力也远远高于隔壁的藩国。 只要隔壁藩国的勋臣,哪怕心中有一丝的百姓,而不是全部放在争权夺利上。 那么辽东的先进的耕作方式,就会传入藩国,增加其国家的积蓄。 作为这个时代眼光最超凡的人,他能清晰的知道,藩国有那些可以轻而易举增加国力的举动。 历史上,因为辽民的投奔朝鲜,带去了各种先进的技术。 例如辽东的水库,灌溉技术,凿山通渠的技术,辽东的农具,插秧法…… 让朝鲜山区乃至沿海之地皆被开垦,水田面积扩增,从原来的旱田为主,变为水田占一半以上等。 两班勋臣们不愿主动的学习,靠着被动接受的辽民技术,如此便利下,多出了不可计数的田亩,和增加的天量的亩产。 数十年后,藩国国内太平,没有外敌,仍然一年就饿死百万人。 无数增加出来的积蓄,被两班勋臣们瓜分一空,没有丝毫落到百姓的头上。 那么大周国内的勋贵官员们呢? 自己暂时解决了蛮族之患,哪怕朝廷在辽西,登莱等地,仍然投入了众多的物资财力以防备自己。 但是没有历史上蛮族入侵国内的事迹,从这方面来说,大周是比同时空的大明要更轻松些。 但是观朝鲜两班勋臣的行径,对比国内勋贵官员,属于一丘之貉。 只怕再多的利益,也填不满他们的胃口。 国家不是亡于流民,而是亡于勋贵官员啊。 此次的朝鲜之行,所见所闻的触动,不能不让人感慨,很难对勋贵官员们抱有希望。 无论如何形势。 大周能让百姓国泰民安,那我就死在征服的道路上,为民族空间的开拓死而无憾。 如果大周让百姓困苦,民不聊生,无法生存,义军遍地,那我就有拯救百姓出水火的责任。 同样的勋贵,能成为国家柱石,也能成为国家祸害。 第二次的更加长久的朝鲜之行,不得不让人警惕,唐清安思考着金江镇。 金江镇立镇数年,开拓之局,官员向上,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不能让这种风气消失,甚至沦为奢靡之风。 只有保持住这股风气,那么人心就不会变。 金江镇,需要一股自己的学问。 对于学问。 眼前的人是不二的选择。 林如海入金州,其才华与学问,长久以来,无人不惊佩,能担负的起这份重任。 林如海听到将军的感叹,不由自主的看向窗外。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金江镇的强大,不是因为十万兵。 而是因为民心所向,上下一心,才结出了十万精兵的一颗果实。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林如海回头,笑着向将军说道。 “辽东当年政治昏暗,官员武将贪慕成风,人情大于法度,军户百姓流离,逃奔草原和老林。 而将军建立金江镇,保持了一股向上的风气,从而政治清明,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百姓信任官。 立下金江镇不败的基业。 但是人心善变,经不起诱惑,唯有向人灌输向上的思想,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 从而保住良好的风气,让国泰民安。” 林如海已经明白了将军的心意,也认真思考了自己的情况,娓娓道来。 “以谓为学之方,惟在知行二字。我谓学者非知之难,真知为难;非行之难,实践为难。其或知而不能行者,由不能真知故也。” “以良知来督促,何其难也。” 听完,唐清安摇了摇头。 “穿衣吃饭,就是天理,除却穿衣吃饭,没有其他的道理,世间种种,皆出于衣与饭。 李粹光推崇实学,其实也是借鉴了我国许多学者的学问,将军是否想要推行实学?” 唐清安点点头。 大周有很多股学问未彰。 例如明亡周兴之时,陈献章复兴了久抑而未彰的心学,乃至大周建立后,心学流传越来越广,诞生了知行合一的新高度。 可是不论哪派学问如何兴盛,占据统治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朱程理学。 学问。 关乎一国的风气。 它在短时间内彰显不出效果,可是当它显现的时候,那么就已经形成了人们的思维。 人们的言行,皆会在这股认知的思维下进行。 不论是好还是坏。 犹如工蚁一般。 现在的金江镇的兴盛,是因为经历了磨难,当痛苦远离的时候,他们这一代人仍然会保持兴盛。 乃至第二代,第三代。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