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252) (第1/2页)
29-03-13 第二百五十二章忠奸之辩(上) 丁寿大笑之后,语带揶揄道:「两位兄长以为汉唐皆亡于阉寺?」 「青史斑斑,忠奸可彰。」王廷相沉声道,他实在看不惯丁寿这副吊儿郎当 不正经的样子。 王守仁却冷静得多,「贤弟另有高见?」 「高见不敢当,一家之言罢了。」丁寿笑道:「汉际豪强并起,世家势大, 遂有阉宦当权,唐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不尊朝廷,至有内臣统兵,这其中 仅是巧合?」 不等二王作答,丁寿自顾道:「内官之权皆出于上,所谓阉党实为帝党,皇 权受限,君威不存,遂有内臣势大,制衡外朝之举,虽非上策,也是无奈。」 王廷相冷笑,「如此说来,阉寺迫害清流、废立君王皆是忠君爱国之举咯?」 「宦官杀清流,清流同样杀宦官,且不经旨意一杀便株连上百,连父母宾客 都不放过,清焉?浊焉?皇帝下旨缉拿,士族藏匿其迹,此不为党?」 「袁本初劝大将军何进引外兵入京,使何进死于十常侍之手,又引乱兵血洗 宫城,天子流落于外,朝廷威严丧尽,汉室倾颓……」 「李唐虽衰,有十万神策军坐镇中枢,震慑地方,天命仍在,至杨复光病逝, 宰相崔胤勾连朱温进京,杀尽长安宦官,又矫诏诛杀各地监军,呵呵,这一干清 流最后被朱温投尸黄河,永为浊流,数年后,朱温篡唐自立……」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汉唐阉宦虽有行废立之事者,国祚尚存,继位之君 但有英主,便可涤荡内廷,现中兴之世,可世家权臣一旦得势,便是改朝换代, 国之不国,这亡国之罪,究在何者?」 二王沉思不语,他二人博学多闻,丁寿所举例子他们自然知道,不过身为士 人,读史之际,想着全是阉寺横行,民生板荡,为士人遭劫、社稷倾覆扼腕,全 不如丁寿这局外人从另一角度看问题,如今细细思来,似乎清流亦有不妥之处。 王守仁长叹一声,「南山之言,也有些许道理,不过内臣眼界学识有限,治 国理政,终非其所长。」 丁寿戏谑道:「伯安兄大才,怎会有此以偏概全之论?」 王守仁倒是不恼,「哦?愿闻其详。」 「蔡侯造纸,千年以来世承其泽,十常侍之毕岚也曾制翻车利民,唐际内宦 英才辈出,朱温矫诏杀天下监军时,惟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 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鱼全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所 匿,程匡柔著书立说,承业、居翰有王佐之才,李克用等人此后皆为一方雄主, 岂能说内臣无治国之能。」 丁寿微微一笑,「便是本朝,选拔聪慧内侍就读内书堂,择博学翰林授业, 末学者从重责罚,不啻寒窗苦读悬梁刺股,如正统时宦官梁瑞精于书算,营建奉 天等殿功劳不浅,弘治朝内臣陈崖庵,正统时入内府,酷爱诗律,凡奏疏皆亲自 起草,不假手于人,便是两榜进士又有几人有此机缘从学,如何大言内臣不读书 识字。」 「太宗时锐意进取,郑和、王景弘七下西洋,李达连通西域,海童出使迆北, 侯显通使西番,亦失哈十下奴儿干,大会诸部,内臣功业不绝,怎说无安邦之才」&xFF44;&xFF49;&xFF59;&xFF49;&xFF42;&xFF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