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1 (第1/2页)
这事情当然挺多回了。只是真跟大魏朝交锋,一般都是你来我往的。 大魏朝真没吃过大亏。 毕竟,这开国年月不久,还没到马放南山的时候。 这时候的大魏朝的兵锋,还是挺硬朗的。那打起仗来,砍起敌人来,也是硬汉子。 “梓橦的意思,胡人会大举南下?”正统帝问了一句。 玉荣点点头,她道:“瞧着绣衣卫给上来的汇报,怕会如此。北边的情况不好,今年怕有白灾。” 白灾。 对于胡人而言,最是严重的。 有一句老话说的,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这里带毛的,指的便是养了家畜。为什么? 不外乎在这一个时代里,很容易出现问题时,一死就死一大片。 白灾。 那是胡人的说法。 那指草原上的大雪灾。总之,胡人没吃的,那肯定不甘心饿死在家中。那能如何?自然往南边的花花世界来。 来干什么? 这不言而喻。自然是来抢了大魏朝的百姓。 这就是生死存亡。 是农耕与游牧之间的生死矛盾。彼此之间,注定了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按说大魏朝的朝廷情况,还是鼎盛着。 胡人开眼的,就应该躲了些。 可惜,在白灾情况下,胡人都要饿死了。这等情况下,用一句话讲就是胡人不怕死,那是豁出命来抢一把。 这等情况下,北边的边疆情况,自然会不容乐观的。 “那就打。” 正统帝给了肯定的答案。 “皇家养兵千日,自然用在这一时。”正统帝在兵权上拿捏的紧。同样的,皇家这些年里的大头,也可谓是消耗在上了上面。 这当然是皇帝看的紧。 皇帝心中有一颗明君的梦想,还想青史留名的。 一直以来,皇帝也在寻了机会的。 只是北边的胡人,没给了皇帝机会罢了。 皇帝想得美名。 有什么比开疆拓土更大的美名吗? 没有。 只是一般情况下,皇帝主动的挑起战争,那会容易得了骂名。 正统帝是爱惜羽毛的。 可若是胡人来犯,那情况自然又不同。 “我明白圣上的意思了。” 玉荣听懂了皇帝的意思。枕边人多年,她还是懂得看了皇帝的脸部表情。已经读懂了皇帝心中的想法。 第136章 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句话曾经的太子司马贤以为自己懂得。可等这一回真的离开京都,再是见到了真正的民间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后。他又觉得他不那么懂。 京都时, 百姓的日子在司马贤眼中, 算不得富裕。 离着皇家的奢靡, 那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皇家的节简, 在普通百姓的眼中, 那就是天上神仙过的日子。 可等着离开了京都,离开了承天府后。 借宿于真正的贫民家中, 司马贤就懂了,对比才有伤害。 京都的那些普通百姓过的日子,比着那远离了承天府,那是真正乡下的穷苦人间而言, 那也是小康人家。 在外奔波。见到了更辽阔的世界。 太子司马贤能看到提一个更贫穷的世界,更真实的世界。皇家的盐业衙门可谓是一件德政。 在普通百姓眼中,当然是如此。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