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鼠游戏_被种情蛊的支教男知青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种情蛊的支教男知青1 (第1/1页)

    

被种情蛊的支教男知青1



    穆阳大学毕业的时候,正是千禧之年。

    当时有扶持西部地区的提倡,他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前往黔地雷公县支教。

    雷山县,隶属于黔东南苗族桐族自治州,这里有著名的风景圣地苗峰雷公山。

    雷公山最高海拔有两千多米,层峦叠嶂,巍峨雄伟。山林苍翠,瀑布飞流。

    可惜现在是九月份,错过了杜鹃花盛开的时候。若是三月下旬,正所谓千峰叠起嶂,乌金地下埋,杜鹃花似海,满山留异香,满山苍碧间野生杜鹃争相开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甚至还能看到一树不同颜色花开的奇景。

    雷公县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云雾缭绕。

    山下,到处分布着半坡苗寨,男孩们身着苗绣麻布衣裤,包头帕;女孩们多为中膝交领百褶裙,颜色多为黑色。

    明清时期,雷公山苗族聚居区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生苗区。与已被汉化、管辖的熟苗相反,所谓生苗,即在政治军事上不曾被征服,生活上未经过或抵制汉化。他们与世隔绝,自有一套生存法则和独有的语言、律法。

    以服饰划分,这里的的苗族主要属黑苗。

    黑苗也叫短裙苗,楼居黑苗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他们的居所从古早茅棚草屋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竹楼和吊脚木楼,适应气候,通风除湿。

    进入新中国后,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促进了各地区、民族的人民交流,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显然已成为过去式。

    到现在,黑苗中纯生苗的数量已经很少了。不过,这里的苗族民风依然古朴醇厚,风情虽独特迷人,但在知识教育方面,这里的文明刚刚正式开始与现代社会接轨,由于闭塞太久,山寨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地理偏僻,经济落后,文化依旧较为封闭。

    雷公县气候潮湿,穆阳费力走在弯弯绕绕的泥泞山路,鞋底沾了一层粘腻的泥土。

    进了村,山路都成了羊肠小道,送他来的车不好进来,只能下车徒步前行。

    走进苍苍茫茫的大山深处,这里,生产上还多数沿袭刀耕火种的粗放方式;生活中完全使用苗语,只有少数人会讲普通话。

    听一些支教的前辈说,他们那时候上山,还有专门的放哨人发苗语信号客家(外人)来了,全村老少就会一溜烟地躲进深山老林里,工作很难开展。

    穆阳心底叹了口气,教育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走了十多分钟,远远看到瓦兰小学门口有人来迎接。

    校舍是一幢两层水泥房,稍有了些年头。校园里孩子们丢沙包、滚铁环,不一会儿,钟敲起,声音悠远,仿佛荡起回音。

    这便是上课下课的铃声了。

    切身实地感受到了这里最为真实又最为艰巨的教育状貌,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他心深受触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己小时候上学的画面就在眼前。

    校长费力腾出一间大约30平方米的屋子,勉强能让穆阳和另一位支教老师住在这里。

    虽然条件艰苦,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穆阳要教的是五年级,他积极备课,认真准备教案。

    这里教学条件不完备,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较差且学习兴趣不高。眼下新建的学校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小伙伴集中玩耍的地方。

    为了尽可能激发他们读书学习的兴趣,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必须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

    一夜难眠,穆阳早早起身,白衣黑裤,干净朴素,穿上昨天擦洗好的旧皮鞋。

    钟声敲响,他准时迈入教室。

    (作者的话:故事背景设置在21世纪初的贵州省雷公县,有些地方为虚构私设,希望没有冒犯到苗族的朋友们﹏。

    作者本人没有支教经历,查了很多资料,所了解的也只是冰山一角。支教很辛苦,向老师们致敬!)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