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群英_第一百三十三章 柴荣亲征南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柴荣亲征南唐 (第1/3页)

    却说每年冬季,淮水浅涸,唐主本发兵戍守,号为把浅兵。寿州监军吴廷绍,以为疆场无事,奏请撤戍,唐主竟然应允。

    清淮节度使刘仁赡,固争不得,忽闻周师将至,正值天寒水涸的时候,淮上人民很是恐慌。刘仁赡神色自若分兵守御,众情稍安。

    李穀引兵进攻寿州,却是城坚难拔,用了许多兵力,毫不见功。李穀驰书周廷,报明情实。柴荣闻寿州不下,决计亲征。

    显德三年(956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便在涡口,打败南*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奉化军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赵匡胤率军将其击败。赵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晖请布阵决胜,赵匡胤笑着同意。皇甫晖摆好阵式出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直冲南唐阵内,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将其与姚凤一同擒获。其父赵弘殷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率军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等到天亮,赵弘殷才得以进城。

    不久赵匡胤攻下滁州,宰相范质奏请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并安排到赵匡胤军前效力,从此二人结缘。

    赵普与赵匡胤并非一家人,赵普是赵普,赵匡胤是赵匡胤,他们开始都不认识,毫无血缘关系,要不是机缘巧合,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扯上瓜棚搭柳的关系。

    赵普的祖籍在幽州蓟县,赵匡胤的祖籍在河北涿郡,二人并非宗族关系,只不过都恰巧姓赵。赵普官宦世家出身,五代时为避战乱,他的父亲带领全家先迁常州,后迁洛阳。赵普原在永兴军节度使刘词手下任从事,做幕僚,颇有作为。刘词去世前向朝廷推荐了赵普,虽然二人不同宗,但由于赵普做人的圆通,后来却真的被赵匡胤的家族以宗族相待。当时,后周皇帝柴荣北击辽国,南攻江淮,赵匡胤随柴荣攻打滁州,正在用兵之际,他的父亲赵弘殷突然病倒了,赵匡胤正在战火之中,哪有时间照顾病中的父亲?于是,安排赵普去照顾,赵普虽然一大大咧咧的男子汉,但却善解人意,又非常勤快体贴,给赵弘殷侍汤送药,极为周到,使他们一家人都十分感动,赵弘殷病好以后,就对赵普另眼相看,“待以宗分”,也就是以宗族的情份对待他。赵匡胤曾经与他交谈,觉得他很不寻常。当时捕获盗贼一百多人,律当斩首,赵普怀疑其中有无辜的人,请匡胤讯问他们,后来得以存活的很多。

    却说前吴主杨溥让位李昪,病死丹阳,子孙徙居泰州,锢住永宁宫中,断绝交通,甚至男女自为匹偶,蠢若犬豕。李璟因江北鏖兵,恐杨氏子孙乘势为变。特遣园苑使尹延范迁置京口,统计杨氏遗男尚有六十余人,妇女亦不下数十,延范承唐主密嘱,竟将杨氏男子六十余人驱至江滨一并杀死,仅率妇女渡江,杨氏遂绝。李璟归咎尹延范,下令腰斩。尹延范有口难言,冤冤枉枉地受了死刑。

    后来唐主泣语左右道:“延范亦成济流也。我非不知他效忠,因恐国人不服,没奈何处他死刑呢!”遂命抚恤延范家属,毋令失所。【魏成济助司马昭刺死曹髦,旋为司马昭所杀。国将危亡,尚如此残忍,莫谓李璟优柔。】

    嗣闻泰州被韩令坤取去,刺史方讷遁归。冯延鲁本为东都副留守,一时逃避不及,慌忙削发披缁,匿居僧寺。偏偏有人认识,报知周军。似僧非僧的冯侍郎,竟被周军寻着,把他牵出,当作猪奴一般捆缚了去。

    急得李璟心慌意乱,日夕召宋齐邱、冯延己等会议军情。冯延己奏请司空孙晟、礼部尚书王崇质,赍表如周,愿跟两浙、湖南一样奉周正朔。孙晟语延己道:“此行本当属公,惟晟受国厚恩,始终当不负先帝,愿代公一行,可和即和,不可和即死。公等为国大臣,当思主辱臣死的大义,毋再误国。”

    延己惭不能答。惟更令工部侍郎李德明,与孙晟等偕行。孙晟遂草草整了行装,与崇质、德明二人,兼程前进,直抵寿州城下,进谒周主。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