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1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70节 (第2/3页)


    蹇义说道:“确实该说说,臣等认为,青苗法和如今姜星火提出的‘士绅一体纳粮’,在根子上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

    茹瑺说道:“如果陛下了解了青苗法的前后,想必就能理解,为什么臣等始终怀有疑虑了,这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的。”

    随后,蹇义和茹瑺开始给皇帝补课这段变法历史。

    很多人对于青苗法,第一印象就是‘王安石首次创立此法’。

    实际上,王安石的青苗法不是他的首创,青苗法本身也不是什么创举,而是对常平籴法的一种调整。

    什么是常平籴法?

    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谁创立的?

    战国,李悝。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创新发明,至于青苗法,则是北宋陕西转运使李参所发明的。

    李参担任陕西转运使时,为了解决士兵粮食问题,他先让老百姓估计自己明年的粮食产量,然后看一看还能剩余多少供给军队,再让老百姓向官府贷款买种子,当然这是要收利息的。

    《宋史·列传·卷八十九》:部多戍兵,苦食少。参审订其阙,令民自隐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羡粮。

    这其实是双赢,老百姓有时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需要钱,但没有地方借贷,那只能向高利贷借,年复一年生活只会越来越贫困。

    所以还不如向官府借贷,最起码官府的贷款利息低一点。

    官府也赢了,因为这笔钱放在府库里本来没有增值,现在流动起来,可以增值两成,这是额外的收入。

    王安石变法不像是穿越者王莽一样凭空想出来的,譬如青苗法,反而是从李参的成功经验中提取出来的。

    为什么李参在陕西一地可以成功,王安石向全国推广反而成为很多人饱受诟病的问题呢?

    从本质上讲,那就是王安石不懂什么叫货币银行学.当然,他也不可能懂。

    也就是看本质的话,青苗法是将整个官府府库的准备金当作一个银行的借贷资金,再进行收放贷的活动,类似现代社会的小额贷款。

    但与小额贷款不同的是,青苗法不存在坏帐,也不需要抵押,更不可能骗贷。

    为什么不存在坏帐?

    官府上门催收。

    为什么不需要抵押?

    只要借了这笔钱,你全家的未来都押上了。

    为什么不可能骗贷?

    你骗官府的钱,官府就要你的命。

    ——多么完美的银行啊!

    但问题就在于,这种畸形的、以大宋的行政力量强行打造出的“伪银行”,它是违背了金融交易一个最重要的原则的。

    嗯,这个原则叫做“自愿交易、自甘风险”。

    没听过不要紧,“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总听说过吧?

    ‘铁血大宋’别的不行,但培养文官士大夫,确实是没的说的。

    神宗变法时期,那时候的文官士大夫,也不是没有看出青苗法的弊病的。

    虽然按理说,这样不需要加重农民的负担,通过金融行为就可以实现两成的官府财富增值,这怎么看都是好方法,但当时很多人都反对。

    “大害莫如青苗、免役之法,阴困生民,茶盐之法,流毒数路。”——《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七十九》

    “先帝爱民之意本深,但王安石立法过甚,激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