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21节 (第3/3页)
方便,可惜草帽她们没来得及准备草帽,谭雅婷倒是跟村里人换了一顶旧的。 庄稼的第一遍草锄完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这期间还下了场雨。 下雨天不上工,韩小英就去村里找木匠做了个带锁扣的箱子。 箱子看着小巧玲珑,只有四十公分宽,可以放到脚下,她个子小,不用担心睡觉时伸不开腿。 周文静跟谭雅婷东西比较多,就各做了个略大一些的,放在炕梢。 韩小英还抽空写了几封信。一封写给金凤,跟她打听了一下家里的事,还有两封是分别写给刘秀娥跟田姥姥的,跟她们报个平安,最后一封是写给她大姐韩小云的。 她大姐下乡三年了,人在通城的建设生产兵团,一直没怎么跟家里联系过,她妈没少骂她大姐是白眼狼,不孝女,因为她大姐下乡以后没给家里邮过一次钱。 可她妈也不想想,她大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只身在外,再挣能挣多少钱?家里不给她补贴,她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还奢望什么。 通城离定城是比较远,离她这边只有几百里地,以后说不定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韩小英把所有信写好,放到提前准备好的信封里糊上,大队长去公社开会时,顺便就帮忙给寄走了。 不止她,村里有些老人甚至连公社都有没去过几趟,有事就找大队长代劳。 第一遍地铲完没多久,端午节就到了,生产队放了半天假。 肖兰领着女知青和面包饺子,面是知青点最后一点细粮,留了很久,一直没舍得吃。 过节拿来包饺子,人多面少不够吃,还掺了两碗玉米面。 饺子馅是野菜鸡蛋的,还有跟村里人换来的两把韭菜,虽然没肉油也少的可伶,但吃着感觉还挺鲜香的。 大伙难得改善一顿,连一向挑嘴的谭雅婷也吃了不少,韭菜鸡蛋还是她跟村里人换的呢。 “韩小英,你年龄也不大,怎么什么都会样?”铲地,做饭,不管干什么都像模像样的。 吃完饺子没事儿,女知青们在一起闲聊天,谭雅婷看着韩小英,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在家的时候干得多了,自然就会了。”韩小英含糊的说道,做饭干农活,她有二十多年的经验,能不会吗。 谭雅婷这人平时是比较高傲,不过吃喝上挺大方的,加上长得漂亮,家境还好,在一众知青里很是惹眼。 这不刚来半个月,身边就出现了好几个追求者,一个个都抢着帮她干活不说,过节还有人主动送好吃的,不过她是从来不收的。 可尽管不收,村里还是有了不少闲言碎语了,说什么的都有,还很难听。 什么狐狸精,不要脸,一起扒着好几个。 娇滴滴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娶回家还不得当姑奶奶供着。 谭雅婷气得跟那些长舌妇干了好几回架了,不过她赢的时候很少。 实在是村里的女人都太彪悍了,她一个没结过婚的小姑娘怎么可能是对手,在吃了几次亏后,她就学奸了,再也不跟那些人硬碰硬正面冲突了,尽量忍着,慢慢的连脾气都变了很多。 第26章 愣住了 下午不上工, 男知青们上山了,韩小英她们几个新来的女知青没跟着去,肖兰就领她们在村子里随便溜达溜达。 而村子里人最多又最热闹的地方要数村口的供销点了。 宋家堡依山傍水, 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出行不便, 村里人平时买个油盐酱醋什么的, 都要跋山涉水的,走上几十里路去镇上的供销社买,十分的不方便。 村里前年就成立了供销点,居家过日子的东西, 现在在村口的供销点就能买到。 说是供销点,实际上就是一间小平房, 里面放了一排货架子,货架子前面又围了一圈玻璃柜台, 村里安排了两个识文断字的售货员守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