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_大秦嬴鱼 第1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秦嬴鱼 第148节 (第1/3页)

    异人将东西河套和安阳、防陵、中牟二城说给赵王听,赵王心中复杂,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

    河套在最北边,离邯郸最远,每年为了防守匈奴进犯,赵国都要拨付无数的粮草和兵甲给这些边防地区,如今给了秦国去抵御匈奴的进犯,以后赵国边境的粮草军备支出,就可以少很多。

    而且,安阳、防陵、中牟二城都在赵长城以南,原本与魏国搭界的时候,他们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如今与秦国搭界,即便现在不给秦国,将来也守不住,还不如现在就痛快的给了,好解邯郸之围。

    赵王让异人先回他自己的府邸,他则是还要和臣子们商议,是否要同意王龁的提议。

    又是几天过去,赵国君臣同意了秦国的议和条件,但赵国又附属加了一条,那就是用秦质子异人,换回赵质子平原君赵胜。

    赵胜被秦国从上党请回秦国强制做质子,已经有两年了。

    相比于倚重有才能的大臣的赵惠文王,现在的赵王更倾向于信任宗亲王族,尤其是对平原君赵胜,赵王的亲叔叔,更加亲近二分。

    王龁将消息传回河内,秦鱼表示同意赵国的提议,但他也有一个提议,那就是需要赵王亲自去秦国拜见秦王,与秦王签订和谈协议,与此同时,赵王需先将邯郸城内的赵军降卒的父母妻儿放出邯郸,使其亲子相见、夫妻团圆。

    赵国这边,也很快就同意了。

    既然已经达成了口头上的协议,秦军暂时撤军至河内,但也不是说撤就撤的。

    赵国不是已经同意放邯郸城里的赵军降卒的家眷去与赵军降卒团圆了吗?那正好,秦军撤军的时候,一起带着这些家眷回河内,也省的这些赵军降卒家眷无人照拂行路艰难了。

    来,这是户籍名册,咱们就按照这名册上的人来就行了。

    哪里来的?

    这你就不用管了,我秦国的户籍编纂,说了你也不懂。

    什么,百姓收拾行囊需要时间?

    没关系啊,我们等着就是了,反正河内离这里

    不远,我们等的起,什么时候全部人员都收拾齐整了,咱们什么时候再启程,也是一样的。

    先撤军?

    那是不可能的,咱们接到的军令就是要带着这些家眷走,那就一定要等家眷都集合了再走。

    不过,你们也别担心,咱们二十万大军虽然还在邯郸城外驻扎,但你们赵人,可以随时出城了啊,跟以前没什么区别啊?

    不要在意邯郸城外驻扎了二十万秦军的事情,秦军有不吃你们的,不喝你们的,更不会攻打你们,你们怕个什么劲哟。

    你说要等到什么时候走?

    嗐,不是说了吗,只要等家眷们都齐了,咱们立马就走......

    王龁是个老兵痞子,无论赵国使臣如何和王龁掰扯,王龁就一句话:等家眷们集齐了立马就走。

    赵国君臣无法,为了能让秦军尽快撤离邯郸城外,开始竭力配合将赵军降卒的家眷们送出,有的甚至出现强制驱赶百姓出城的场景。

    王龁就站在城外,冷眼看着这一切,就像他说的那样,等户籍册上的人都集齐了之后,王龁果然开始拔营,带着几万人口绕过赵长城,缓缓朝东河内赶去。

    秦鱼和白起在安阳等待,迎接王龁大军归来。

    二十万大军不是那么好安置的,既然赵国已经同意割让安阳以南的二座城池给秦国,那么秦鱼就打算直接将这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安阳。

    相比于二个多月前让不愿意归顺秦国的魏人自由离开秦国占领的城池,安阳、防陵、中牟这二个城池的赵人百姓,秦鱼是一个也没放他们离开。

    既然是割让城池,那么这些城池里的百姓,也随着城池一起割让给秦国了,这是规矩,秦鱼没有理由放他们离开。

    而且,因为秦国攻打下魏国的大片土地,同一个平原上的赵人们早就得到消息,能跑的都跑了,剩下的,都是跑不动的贫苦百姓,不得不与城池共存亡。

    所以,其实这二座城池,可以说是二座空城,并不为过。

    十月份,很快就是秦国的新年了,虽然这个时候的百姓,还没有过年的习俗,但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情感是不分古今你我的。

    王龁带领的这二十万大军,和驻扎在河内的二十万大军,都已经

    离开故土一年多快两年了,现在战争结束,进入和谈阶段,秦鱼没有道理不放这些兵卒归家与亲人团聚。

    但是,秦鱼还有一个忧虑,那就是赵国会不会背盟反悔。

    原本历史上秦国为什么会在上党之战后又再次围攻邯郸搭二年之久,直到最后上演了一出“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魏、楚联军合纵将秦军赶回函谷关内才最终结束秦赵之间的战争?

    追其根源,就是赵国与秦国谈和,愿意割让六座城池给秦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