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不差钱 (第1/2页)
卖了六十门火炮,本该能得到十二万石粮食,不过刘夫人确实没有这么多,只能拿出五万石,万磊只得给对方记个帐,让他们在一个月之内把剩下的七万石补上。为了保证对方不赊黄了帐,万磊还把刘绾等人留下来当抵押。 至于刘夫人怎么把这七万石粮食弄到手,是偷还是抢,那就是她自己的事了。万磊把一个海港租借给她,这已经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她还得在年前把五万石的粮食支付了,以充为租借款。 搞海港租借,这也是有风险的,毕竟境内出现一支海军,晚上睡着了都不能省心。不过利大于弊,因为刘夫人在明朝有关系网,她可以把顺天府的货物卖出去,甚至还能把一些货物运到对面的倭国去出售,换回真金白银。 如果真能打通倭国这条商路,那顺天府就发达了,因为倭国除了地震火山多之外,还产白银。而倭国作为岛国,国内物产极度匮乏,大部分东西都要进口,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丝绸陶瓷茶叶和铜钱。 顺天府虽然不产丝绸陶瓷茶叶,不过产羊毛布、玻璃、蜡烛、铁器和铜钱,随便那一种商品都是可能热卖的。而万磊是打定主意只收银子的,用商品换回倭国出产的大部分银之后,再搞银本位,让倭国手上的铜钱通通贬值,以此搞垮它的经济。 除了倭国之外,朝鲜也是一个广阔的海外市场,虽然朝鲜没有多少真金白银,不过这几十年来通过朝拜,也是从明朝老大哥的手上划拉到不少好东西。而在对外贸易上,万磊可不像明朝那样傻,搞什么厚往薄来,顺天府出产的一切商品都是明码标价,绝不白送。 当然,海外市场远远比不上明朝这个市场广阔,明朝有七千万以上的人口,又和平发展了三十几年,百姓有钱的人多了,自然要搞些好吃好穿的好用的。而明朝的手工业并不算十分发达,出产的商品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顺天府出产的商品早就打入了明朝的市场,只是近期黄河泛滥,商旅无法北上进货而已。 如果打通了海上商路,沿海路把商品转卖到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再沿江运到湖广四川,那就是商通天下,市场无限,商机广阔。而海上商路不只是出售商品,还收购粮食,抬高粮价的同时,还随便让私铸的铜钱如潮水般涌入明朝,带动明朝货币整体通胀,让洪武通宝越来越不值钱。 在粮食交割完毕之后,刘夫人留下几十人在大沽一带寻找合适的建港点,而她本人则带着这十几艘装上了火炮的福船离开了。六十门火炮分装到这十几艘船上,每艘船四门火炮,也称得上是船坚炮利了。 别小看这六十门火炮,它们都是一丈长,重达一吨的大家伙,如果配备上北平军的新型火药,射程可达两里,有效射程六百米,就算是用传统火药,有效射程也有四百米以上,而且质量绝对有保证,试射过数次,无一门炸膛,刘夫人自然非常满意,还说想多订购几十门。 而明朝的水师一般不装备大型炮,有的最多也就是一些小火炮,最常用的的还是火铳,这种玩意儿射程近,装弹量少,跟北平炼铁厂铸造的神武炮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刘夫人开着装备了神武炮的福船出去,只要不犯浑跟人家拼撞船,一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是刘夫人完虐明朝水师还是被明朝水师狂扁,这些都不是万磊关心的事情,他只关心顺天府的发展,只关心北平城百姓的民生。在拿到五万石粮食之后,他就至力于铜矿山的开采和炼铜铸钱的事业,每天都忙得连轴转。 时值八月,忙的不只是万磊一个人,北平城内的百姓也要忙于冬小麦的种植,由于这一季小麦关系到明年的温饱问题,不只是铁铉重视,全城的行政官员都到田间地头去视察和普及农耕知识,毕竟缺粮的日子过怕了。 按说,顺天府有耕地不下一千万亩,分到每个居民手上的,每人最少也有十亩,不过大部分荒芜,不只是要翻耕,还要重新挖设灌溉设施,总之北平城内的大小“地主们”都忙得很。好在官府组织起耕牛队,几匹牛拉着大犁,成片成片地犁地,大有集约化生产的意思。 新加入顺天府的居民是没有资格分地的,他们只能租种别人的地,或者是租官府的预留地,每年只需交租金,并不需要交税和服劳役,这对居民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