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银狐_第二章 贾诩鬼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贾诩鬼谋 (第2/3页)



    即便是淳于琼被曹操俘虏之后,曹操问他事情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般田地时,淳于琼也是颓然回答,“胜负自有天定”之类的话语。

    所以张角发动黄巾之乱,就要先否定大汉的天命气数,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由,发动农民起义。

    贾诩不一定信天命,但曹操雄才大略,再加上刘协在他手里,这才认定他是天命。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协就是目前整个大汉气运集于一身的具象体现。大部分百姓和世家豪强,都还是承认刘协为天下共主。他们都认为曹操是霍光,是挽救大汉江山的重臣。

    于是就有了沈晨在荆州与那些投降派和所谓保皇派之争,同时也有了贾诩认为曹操能凭借刘协这个“天命”,一统四海。

    只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贾诩以为曹操像是个乱世救星一样,以刘协的名义,最终击败袁绍,得到整个北方,然后席卷天下,横扫各方诸侯,成就一番霸业。

    结果官渡之战他是打赢了,可老家也被人偷光,现在跟袁绍属于是半斤八两,谁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未来大势难以预料,所以贾诩现在明白,这天数,恐怕未必应在曹操身上。

    “昭昭天命吗?”

    沈晨陷入深深思索。

    历史上,曹操也算是九分之五的天命了。

    本来赤壁之战他打好点,或许就能一统天下,九鼎归一。

    将来也就不需要曹丕篡汉,他自己来篡。

    但奈何还有刘皇叔与孙仲谋。

    知天易,逆天难。

    季汉这群理想主义者,本身就是在逆天而为。

    以凡人之躯,硬生生地违背了天命,为大汉再延42年寿。

    刘备诸葛亮那般壮志酬筹,亦未尝不是周易所言的“人强胜天”呀。

    这般逆天改命,又何尝不是令人动容呢?

    或许也正是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以仁义之名,匡扶这大汉江山的精神让人敬佩吧。

    想到这里,沈晨脸上露出狰狞的面容,恶狠狠地道:“曹操那种屠夫,也配天命?他若是天命,我就撕了这天命!”

    轰隆!

    清晨远方的伏牛山脉大雾笼罩,阴云密布,似是在打雷下雨,骤然霹雳,声传十余里,吓了张绣和贾诩一跳。

    两个人都惊骇地看着沈晨,只觉得他的言论惊扰了上苍。

    然而沈晨却丝毫不为所动,食指指天,正视着他们道:“你们看,就连上苍都认可我说的话,若我违背了天命,雷就应该劈死我,不是吗?”

    张绣默然不语。

    贾诩苦笑道:“将军好胆色。”

    沈晨说道:“如今曹操的许都都被我烧了,你们要还想归附,我不拦着,但骠骑将军可已经无法忍受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叛投,若非曹操在昆阳,他已经发兵剿灭你们。”

    贾诩沉吟道:“这一点我们也知道,去年我与曹操还算交好,段煨投在其麾下,把我家人送了过来,我打算让他们去襄阳,将军觉得如何?”

    “张将军,在襄阳安个家也不错。”

    沈晨看着张绣,轻笑道:“我还听闻张泉骑术很好,我麾下缺个骑将,你看如何?”

    张绣握紧了拳头,脸上青筋暴跳,心中只觉得憋屈不已。

    对方摆明了是要人质。

    但片刻后他又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松垮下来,苦涩道:“我还有的选吗?”

    “将军反复无常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受制于人是什么下场。”

    沈晨摇摇头道:“人在这世上,要有信誉。”

    “我知道了。”

    张绣轻声道:“我会把我妻女,婶娘全部送去襄阳,我儿.就在你麾下吧。”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沈晨转身走到马边,翻身上马,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道:“我劝你们好自为之,切莫再入歧途。”

    说罢就要勒转马头离开。

    贾诩在身后忽然说道:“将军,我有一事不明。”

    “何事?”

    沈晨转头询问。

    贾诩似笑非笑地道:“我想问将军,不知为何将军与左将军如此合谊,愿与将军兵合一处呢?”

    沈晨心中一惊,然后面不改色地道:“左将军是大将军袁绍遣来南阳与骠骑将军结盟的,此事我已上书给骠骑将军,得骠骑将军许可,我与左将军兵合一处,有何不妥?”

    刘表早在刘协迁都许昌的时候就阴结袁绍,官渡之战袁绍也确实派刘备去与刘表结盟。

    只是历史上刘表忙于平定张羡之乱,没办法出兵相助而已。

    现在沈晨一直骚扰曹操敌后,几次寇略许都,刘表虽然也知道一旦曹操覆灭,袁绍可能会占据北方,拥有非常大的势力。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