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_第81章 诺邓盐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 诺邓盐井 (第2/2页)

品。

    记得一位文人作诗一首自嘲清贫: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

    我也一些忧不得,且锄明月种梅花。

    诗写得很朗朗上口,但是如果真的缺了这些基础必需品,他还可以继续安心地琴棋书画诗酒花吗?

    中原城镇的柴薪常年不足,江南烧柴,江北烧煤,吴人烧草、禾秆,淮人烧荻芦,甚至有些大富之家,竟经蜡代薪,即烧蜡!中原有专门卖柴薪的柴市。

    云南跟中原不同,山多林密,柴薪多不缺,价低占地。

    米粮亦是如此,中原城镇自有专门的米行专卖各色大米、小米;而云南日照充足,收成相对好,人们能自给自足。

    至于油,还是由客商贩运为主,但品种太多,质量难以控制,很多的人家自产猪油食用。

    上述三类连同酱醋,都是蝇头小利的生意,均不建议经营,我建议凌家以余下的两种作为经营重点:盐与茶。

    盐,很重要!

    古谚语有云:盐筋醋力。体力劳动的人们每天都必需补充盐分。

    明人宋应星曾做过研究,一人一年需要盐50斤,明初盐的价格,贵时需银五钱多,贱时则不到四钱。

    明代,淮浙最盛产盐,设有盐场,由灶户、卤丁烧制盐;陕西有盐池,四川有盐井。

    公元1383年,明朝在全国设置了七个“盐课提举司”,云南就有四个,诺邓的“五井盐课提举司”就是其中之一。

    身处大山深处的诺邓,是一个千年白族村落。

    诺邓盐腌制的诺邓火腿火遍美食界,但是在茶马古道最为兴盛的明朝,诺邓盐更闻名。

    云南盐是井矿盐,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了。汉代史书上记载的云龙盐井就是如今的“诺邓盐井”。

    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与发展完全依赖诺盐业经济的兴衰。唐代的史料上,也可以见到关于“诺邓盐”的记载。

    明代盐业更繁荣,在诺邓,经常可见浩浩荡荡的当地马帮,驮着盐巴出发,满载粮食、茶叶和生活用品归来,而来自缅甸、西藏以及产茶区的马帮,驮着玉石、药材、茶叶来到诺邓交易,又驮着盐巴和茶叶迈向遥遥征途……

    盐业经济的繁荣昌盛,令诺邓村中常住户达400多户近3000人,另有行商、工匠、杂艺等数千流动人口。

    凭借盐业经济,诺邓依靠滇藏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冲破了大山和江河的阻碍,构筑起了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通兰坪、丽江乃至西藏的交通系统,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

    有诗为证:

    万驮盐巴千石米,行商坐贾交流密;

    百货流通十土奇,铭铃时鸣释道里。

    凌家人应从盐业入手,加上朝廷”纳米中盐“的优惠政策,这是身处明代在云南最好的买卖。

    我听到老道长说到诺邓,心里一下子咯噔了一下,我从现代穿越回大明的地方,就是诺邓古镇!

    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玄妙?风疏竹的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