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计划登山 (第1/1页)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面讲到凌家人初步确定了将家族迁居云南建水的具体路线后,家族各人都在为迁居做各项准备。 迁居万里,前路茫茫,关山路远,道阻且长,不知何时归来? 凌家族中长辈决定在迁居前,让家族子弟在短时间内再次游历故乡,以便好好记住家乡的大好河山,将来聊以慰籍思乡之苦。 凌家族人让家族子弟短时间内游历故乡,另一个用意是,想借此次行程,让家族子弟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一次磨砺,是迁居的一个热身运动。 迁居万里,免不了攀山涉水,长途跋涉,需要强壮的体魄,具备野外生活的经验,更需要懂得规划合理安全的路线。 必须说一说的是,凌老太爷共生了八个儿子,分别起名为:松、柏、常、青、寿、山、福、海。 我的父亲排行第二,是凌柏。 除了我的父亲生了七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他七个叔伯均生了七个儿子,仅是凌家第九代的孩子就有57人,是非常壮观的一支队伍。 凌家族中长辈让三叔四叔主理家族子弟短途旅行的事情。 三叔四叔自小跟随着凌老太爷在外经商,行车走马,闯荡江湖经验丰富。 三叔四叔在旅行前,将族中子弟56人(不计我在内)组织到一起,把他们分成四组,每组14人。 当其时,凌家族人的第九代子弟,除了我是一个刚满一岁的女婴,他们最大是二十岁,最小也满十岁,都是精力旺盛的年轻小伙。 每一组中,都是大哥哥搭配小弟弟,并不限同房兄弟,而是将所有堂兄弟混合大搭小,让他们互相学习又互相看顾。 古人总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去看见未知的风景,遇见从未见过的人,品尝各地不同的美食,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人生经验。 行走在路上,虽然身体疲倦,但是精神富足,这些感受,光读书无法获取。 要真正实现旅行的意义,只凭一路紧跟别人脚印是不行的。 行万里路,不但用脚走,心也要在路上。 三叔四叔决定带领族中子弟先登黄山,再到九华山,然后上庐山。 三叔四叔嘱咐凌家子弟,四个小组都要上交一条经过小组众人一起商量、规划的行程路线。 按现代话来讲,就是要四个小组提交共同商议的旅行攻略。 做旅行攻略,先是要清楚行动经费金额,对目的地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列出一个清单,再是要对计划行程的交通地理进行了解,在安全与经济之间经过一番权衡取舍,最后才能定出认为最合理的行程路线规划。 虽然在现代社会,黄山、九华山、庐山,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但眼前是明朝,没汽车,没有飞机、更没有高铁,仅靠的是马车、步行或船只。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那些高山,一定也没有电瓶车和高空索道吧?甚至可能连修理平整的上山台阶都没有呢! 所以这次我就不嚷嚷着要参与规划行程路线了。 我曾读过一些历史书,记录了明代徐霞客曾两次登黄山的事迹。 徐霞客家乡是江苏江阴马镇(现代社会时已改名为徐霞客镇),家里是士绅家庭,他可是名符其实的富二代。家里有钱,就可以让他专心做喜欢的事:游山玩水,写游记。 徐霞客自幼好读古今典籍、地图经志;他从自21岁开始,离开家乡,经历30载春秋,走遍祖国的千山万水。 徐霞客曾在1616年,当时他才二十九岁,他从家乡江苏江阴马镇出发,由水路南下到杭州,到达安徽,登上黄山;后经上饶、铅山到达福建崇安,游历武夷山;返程时,沿途游玩绍兴。 1617年,徐霞客丧妻,所以没出远门,只在家乡周边走动。 1618年,徐霞客第二次登黄山,这次的线路是溯长江而上,游玩九华山后,抵九江,游庐山,渡鄱阳湖,过景德镇、到安徽祁门。 看啊!徐霞客1616年第一次登上黄山后,隔年就急不可待地再次登黄山,足见黄山的魅力了。风疏竹的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