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小书生_第十一章 镇上见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镇上见闻 (第2/3页)

以至于他整个人都麻木了,还是被她搓了个遍。

    杨氏可不敢让他着凉,挫完就让大娃用大巾子给他裹起来,抱屋里头去。

    虽说洗澡过程既痛苦又尴尬,使人啼笑皆非,恨不能捂住眼睛。

    但洗完澡后神清气爽,精气神十足,整个人飘飘然,无比轻松。

    冲完澡,恰巧他爹带着杨氏要去镇上采购。凌云想都没想,屁颠的就要跟着去,杨氏一贯是宠孩子的,便把他带上了。

    镇上离他家大约二十里路,走路至少需要一个时辰多一点,倘若走运能遇到去县城的牛车,时间能减少一半。

    因为路程遥远,又没有遇上车,凌云走累就让他爹背会,这样走走背背,就来到了镇上。

    凌云向来少出门,本来对集市有点向往,毕竟还未见过,满是好奇。只是到了镇里一看,发现镇上集市跟他想象中有些不一祥。

    原来平时大家说的“到镇上去买东西”,一般都是几个村里最大最富有的村庄每搁五天,大家都去那里赶集。

    时间久了,越来越多的人把家里屯的东西,带到哪里去买卖,久而久之,也就成了集市。

    慢慢的开始有人在开店卖东西,开饭馆吃饭,开茶馆喝茶,最后这个村庄的人越来越多,美名其曰也就被村民称之为“镇”了。

    其实主要的还是人流量,人多了,自然而然需求就多,有需求就有消费。

    再结合当地的经济繁荣程度,以及村民们喜欢聚集在这,顺其自然的也就成了镇。

    凌云一路看过去,虽说是镇上,但书店仅有一家。店里时不时有背着书袋,穿着长衫的书生停留。

    凌云被他老爹拉着往盐店走去,他一双眼睛咕噜咕噜四处观望,尤为像个土包子进城。

    一家三口,左买一点右买一点,不一会儿,采购完必需品的凌大山将他带到面馆。

    面馆的斜对面竟然酒楼,为啥说是酒楼呢,原因无他,这酒楼实在相当气派,还是个二层建筑

    此时虽然已过午饭的时辰,但丝毫不影响往里面去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这样的酒楼凌大仁和杨氏自然不会去吃,因为这里的一顿饭少则一两银子,多则十几两,委实颠覆了他们的消费观。

    三人在面馆坐下,买了三碗阳春面,还给凌云加了一个蛋。

    凌云在等面的时间,发现面馆的旁边是茶馆,茶客很多。

    只见茶客们喝着盖碗茶,谈日常琐碎、论国家大事、报商业信息,凌云触耳倾听。

    只道是:来不请,去不辞,无拘无束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茶馆高台上,仅条桌一张、折扇一把、醒木一方、清茶一盏。

    说书人先是向着前方抱拳躬身,随后吆喝道:各位父老乡亲,今个儿借贵方一块宝地,和大家说道说道。

    有钱人就捧个钱场,没钱人也不要走,你就捧个人场,在这儿我谢谢大家咯!

    果然是靠嘴吃饭的人,开场白就是一顿夸,听得凌云眼花缭乱。随即只见说书人惊堂木一拍,满座寂然。

    话说这崔莺莺年芳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

    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书生张生碰巧遇到到殿外玩耍的小姐与红娘。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

    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

    ……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