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夜访 (第1/2页)
护国公府二进书房之中,张延龄正在烛火之下用细笔画着图形。 在从野狗岭回来之后,张延龄满脑子都是徐夫人机枪的改进的问题。如果不是徐幼棠弄出来了那架机枪的雏形,张延龄或许不会这么上心。但现在徐幼棠造出了那挺机枪,便给了张延龄灵感和改进的欲望。 说实话,徐幼棠造出的那东西,在实战中是一定会出问题的。内部的结构太过繁琐,故障率也一定极高。而最大的问题是,射速太慢了。一息一发的射击速度比鸟铳快不了多少。 一名训练有素的鸟铳手可以在三息之内完成装弹上引药和击发的全过程。鸟铳亲卫们自己已经从实战的应用之中总结了一套流程。他们会将最慢注入引药的过程通过将引药事先分成小份,用蜡丸封存的方式存放在腰囊之中。使用时拈起一颗捏碎,便可简单又便捷的完成放引药的过程。 可莫要小看这一过程,这可以节省半息以上的时间。加上开火的各项动作的熟练之后,原本四息一次的标准射击速度,在熟练的射手手中被缩短为三息左右。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而徐幼棠造出来的机枪,一息一发,也不过是快了三倍而已。但所需人手是三人,其实便是更鸟铳没有任何的区别。 而且相较于鸟铳,这东西更容易损坏,更耗费金钱和物料,携带更不方便。事实上要是以纯作战的角度来看,根本没有任何制造出来的价值。 但张延龄可不能在徐幼棠面前说这玩意没用,那会伤了徐幼棠的心,打击她的积极性。更何况徐幼棠造出的这机枪更大的意义反而不在实战上,而是她能够造出这挺机枪来,这本身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正如后世计算机发明出来的时候,那可是几间房子的大小,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元件组成的一个庞大的机器。据说计算一个简单的数学加减,需要运算一两个小时。 一个几岁孩童脱口而出的答案,需要一个庞大如此的机器花费大量时间的运算得出结果,按理说这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可以想象,当初必是有人对制造计算机这玩意儿的人极尽嘲讽的。然而,事实证明,那是划时代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 徐幼棠造出的那挺机枪,虽不能和计算机的问世相比,但绝对是兵器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它确实实战作用不大,但是能造出来,便已经意义重大。更何况,有了这个雏形,便可以进行改进。 张延龄考虑的便是这个问题,只要在某些方面有些突破,这东西便是大杀器。几挺机枪摆上,再加上鸟铳的火力辅助,形成的火力网将秒杀一切敢于冲锋的敌人。 当世最强大的兵种便是骑兵,大集团的骑兵冲锋是难以抵挡的,除非有坚城固守。这便是为何大明朝要花大气力修缮长城,在九边各镇加固城防和隘口,那便是防止鞑靼人的骑兵大规模入侵,大明将无法正面抵挡。说到底,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手段。 但如果有了机枪,什么骑兵冲锋?不过是送死罢了。无需任何坚固工事,就算在无险可守的草原上,面对敌人骑兵的冲锋,那恐怕也是单方面的屠杀。解决北方鞑靼人一直以来的威胁,歼灭或者驱逐他们,将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延龄仔细思索了数日,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需要改进的便是装弹系统。徐幼棠虽然很聪明的运用了缠绕式的装弹方法,解决连续装弹的问题,并且将引药和弹药集成在一起,完成了最基本的连续装弹射击的构造。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正是这种弹药的构造,外缠绕式装弹的速度太慢,才导致了射速过慢的问题。而自己所建议的增加弹带导引槽的办法,其实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现有的纸包弹实在太过柔软,形状难以固定,所以会发生弹带松软,无法快速嵌入后膛的情形。引药和火药的两部分设计,更是让整颗弹药难以塑性。影响了装弹的速度。 所以张延龄认为,必须解决机枪子弹的构造和形状,采取后世的硬壳圆筒形子弹,这样无论是装弹还是编织成形的子弹带,都不会因为快速装弹而发生堵塞纠缠无法嵌入弹膛等情形。那便可以大大的加速射击的频率。 但问题就在于,一旦采用硬壳子弹,则必须解决弹膛击发之后,里边残余的子弹壳的破碎物的问题。总不能打一发清理一发吧。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