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死无疑 (第1/3页)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黑山顶。 不知何人,在何时搭建了一座亭子。 唐清安没有问,因为他猜到,估计是自己的原因。 金州没有名山,小黑山略显低矮。 只不过古人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鸣,他唐清安经常来此,此山就成为了名山。 所以就有了这座供他落脚的亭子。 “将军心系天下百姓,实乃百姓之幸也。” 林如海感叹道。 没有一处是天堂。 对于林如海的话,唐清安置若未闻。 他希望百姓安家乐业,自己治下为人间天堂,见过了真正的安居乐业,他无法自欺欺人。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生产力就限制了他。 小冰河时期,对历史上所处的任何朝代,都是致命的危险。 例如历史中的吐蕃。 当时的气温高,产量高,高原估计有千万人口,而哪怕到了后世,高原也才数百万人口。 天气,才是高原只出了一个吐蕃的原因。 而随着气温的变化,高原再也供养不出吐蕃这种存在,正是生产力的根本表现。 国内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粮夺食,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连甄士隐这等乡绅都难以安身,最后避免不了破家的结局,更何况小民小姓。 辽东也避免不了天时。 但是辽东地大物博,人口稀少,加上金江镇政兴人和,上下一心发展,才能让百姓们吃饱肚子,不至于饿死。 但更多的需求,则是无法保证的。 在山顶上,金州城一览无余。 望不到头的民舍,犹如灰色的乌云一般,哪怕是新修的房子,也称不上好看。 更有不少的角落,疙瘩里会有些简陋的木头屋子,不知道这个冬日,该怎么熬过去。 辽东的天气。 冬天里人在户外,是可以把鼻子,耳朵,脚指头冻掉的,时间久了,还会冻死人。 只有严实的房子,准备丰后的柴火,把炕烧起来,才是唯一让人熬过冬天的手段。 “北镇要借粮,草原遭受大灾,不可计数的牧民投奔,朝鲜也遭了灾。” 唐清安看着金州城,心里只觉得悲痛。 他本不是圣人。 但是当人在吃饱了肚子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正是因为这股基因的存在,人类的文明才不停的发展。 红旗下长大的中国人,不会有低的觉悟。 只要是脱离了温饱的生命需求,就会追求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目标,没有人能摆脱这股宿命。 五千年的历史,已经烙入了基因。 “听水师传来的消息,福建广东移民数不胜数,收拢不过来,登来两地的码头,更是无边无际的流民。” 听到将军的声音,林如海情不自禁的低下头。 作为一名科道出生的官员,他不是书呆子,更不是庸官,反而是个追求实际的务实官员。 正如他倾向国内的新学,但深知国内的风气,是容纳不下新学的,所以从来没有表露,但是实际中却在按照新学做事。 例如为小女请先生教她读书,这是很多大户家中不可能的事情。 “常听人言,唐朝人不干正事。” 唐清安认真的看着林如海。 林如海是他为金州请的舵手,金江镇左支使,处理金江镇所有的政务,犹如宰相一般的存在。 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但是林如海来金州才几年,无论是资格还是功劳,都远远不能让所有人服气。 比起冯胜之治理金江镇手到擒来的顺利,林如海略显拘谨,因为他没有冯胜之的威望。 所以唐清安专门邀请了林如海来游历小黑山,不只是为了闲聊,更多的是做给其他人看。 林如海,是他唐清安支持的人。 将军的心意,林如海早就领会了,作为一名儒者,对儒家的认知,不是一般人可比。 平辽侯的举动,无法不让他感动至极。 无论是对他在金州推行新学的支持,还是在政务上的鼓励,都让林如海升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将军虽然从不对人言,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将军最爱慕唐朝,竟然说出这等话,必定有他的意图,因此竖耳以听。 “什么叫正事呢?开疆拓土。开疆拓土好不好?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唐清安问向林如海。 不过他没有准备让林如海回答,因为这是对林如海的为难。 秦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