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巅峰召唤_第27章:黄巾隐患 汉室作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黄巾隐患 汉室作死 (第2/2页)

全两人也掩盖不了他一人的光辉,和黄巢相比,两人确实都还太嫩了。

    张角认为目前黄巢才最正确的选择,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从他将立黄巢为继承者的想法告诉黄巢后,黄巾最大的危机就已经开始。

    洪秀全不知道的是,一直以来他以为自己最大的对手是项羽,但却没想到会是那个从来不显山露水的军师。

    项羽也一直以为自己才是岳父的继承人,哪里想到岳父却因为自己的性格,放弃的自己!

    而黄巢无疑是最复杂的,历史上的黄巢是当过皇帝的人,这一世的黄巢虽深得张角的信任,但真的会安心待在张角身边当个军师吗?

    当然不可能!

    黄巢的野心很大,九五至尊的宝座才是他的目标,张角和黄巾军都是他利用的对象,只是黄巢没有想到张角居然有这么宽广的胸怀,不立女婿和徒弟,却来便宜自己这个外人。

    真这样的话,那自己之前的行动不是毫无意义吗?看来我真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张角的信任让黄巢感动的同时也无比自责,但转而就放松了平常心,对于这种枭雄人物而已,情感和野心之间的抉择是没有悬念的!

    战场上黄巾军虽势如破竹,可内部暗地里却也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若是任凭这种趋势进行下去的话,终有一天会毁了黄巾军,当然,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张角不在了。

    张角在一天,黄巾就乱不起来,可万一哪天张角死了,那就不好说了,黄巾的大好形势可能会立马土崩瓦解。

    ……

    181年6月,骊山。

    看完手上信鹰传递过来最近一个月的战报后,秦昊俊美的脸上立马露出欣喜的笑容。

    如今汉室江山风雨摇曳,大厦将倾,朝廷平叛的军队根本控制不了局势,不得不调边军镇压叛乱,父亲秦温就在其中,所以学艺有成的秦昊自然也是要去的。

    汉室建国至今已有400余年,统治可谓是根深蒂固,但黄巾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壮大到这种程度,可见如今汉室在民间真的是民心已失,民怨极深呐!

    不过秦昊回过头来细数汉室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后,也不难理解民怨为何深厚至此,黄巾为何能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壮大到。

    汉室这是在作死啊,哪怨得了别人!秦昊心中暗笑道。

    桓帝时,禁锢善类,宠幸宦官。

    桓帝崩,灵帝即位,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

    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

    民怨有何而来?就是由此而来。

    国之将亡必生妖孽,奸臣,昏君等人。

    就昏君而言,到刘宏这,汉室已经连续出了好几位了,所做之事是一个比一个离谱。

    奸臣自然是十长侍了,至于妖孽?就只能说是天灾人祸了!

    出一个昏君但也算了,可连着出几个,而且一个比一个夸张,这算怎么回事?所以百姓自然会对汉室失望了。

    再加上沉重的赋税、世家的欺凌、官场的黑暗等等数座大山,基本平民真的是活不下去了,所以自然就对汉室绝望了。

    在平民百姓眼中,现在的大汉已经和四百年前的大秦没什么区别了,都是残暴的代名词,不过不一样的是,秦之残暴他们没有感受过,但汉之残暴他们是亲身体验的。

    而黄巾“反暴汉,杀昏君,斩奸宦,诛妖邪”的口号为什么这也深入人心?

    那是因为人家喊的都是事实,没有一点冤枉汉室啊。

    人民对国家彻底绝望后自然会站起来反抗,而种种不利与汉室的言论,在太平教的有意宣传下,所达到的简直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而黄巾能壮大至此,和舆论战的胜利是分不开的。

    原史中的黄巾起义汉室只是下令各地自行募兵死守,并且允许豪强募私下兵协助,然后只派出皇甫嵩等三将,领精兵分三路镇压,仅用时一年不到就彻底镇压的黄巾军。

    但这一世的黄巾起义规模远超从前,人才更是空前鼎盛,所以汉室不但没有轻松平叛,反而还有被打爆的趋势,不得已之下自然要向调边军。

    至于战局到底糜烂到什么地步呢?秦昊收到的战报上有着明确的记载:

    3月1日,太平教于八州之地,分三十六路起兵,当天立下28城。

    3月15日,豫州陈国全国沦陷,梁国半国沦陷。m.

    3月21日,兖州济阴郡全郡沦陷。

    3月29日,青州乐安郡全郡沦陷。

    ……流香千古的三国之巅峰召唤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