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将入相,朕甚是期许! (第1/2页)
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崔守业神色凝固,一动也不敢动。 他被自己的霸道给坑了。 毫无疑问,那封文书的印章是早早盖上的,为的就是便宜行事。 黄震得到宋员外的禀告后,自然利用文书,将犯人抢到手,因为这是崔守业吩咐的,盯准此案要犯。 这位刑部侍郎连武威贾氏都敢连根拔起,夺一个本就看不顺眼的机宜使功劳,又算什么。 可问题是,李彦立刻入宫,十分耿直,实话实说。 这种行为就很社死了,不仅李治看着,其他四位宰相和裴行俭也瞟着。 你说你丢人不丢人! 不过李治最终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刚刚的高兴劲没了。 这位圣人的目光从崔守业身上移开,重新看向李彦:“元芳,说说你的破案过程吧。” 李彦开始讲述。 从昨夜审问贾思博,获得窦氏商会的线索; 到清早拜访玄都观,得明崇俨之助; 其后再入窦氏商会,条理清晰,娓娓道来。 由于裴行俭已经打了底,李治对于审问贾思博的过程不以为意。 再听到明崇俨的参与,倒也理解了李彦为什么能做事效率,原本隐隐有些的忌惮也释去。 同时,他对于梅花内卫能以这样的方式为上分忧,还是颇为满意的,对于明崇俨的感官也好了不少。 不过当李彦说到窦氏商会执掌者窦德成是嫌疑人时,李治开口提问:“此人离经叛道,性情顽劣,朕也有所耳闻,但毕竟是窦左相幼弟,却也知是非,居然参与贩卖毒丹?” 李彦道:“禀告陛下,窦德成贩卖云丹是确切无疑,但如今还不能肯定此人对于毒丹案件知道多少,是否被凶手利用,而且经此人招供,此案与六年前发生在江南一地的云丹血案有关。” 此言一出,崔守业的面色虽然毫无变化,但头却微微垂了垂,掩饰住眼神的剧烈变化。 不过从李彦的角度,是看不到崔守业这一闪而逝的表情变化的,倒是能听到李治的声音愈发疑惑:“云丹血案?江南之地?也是在丹药里下毒的案件吗?” 李彦道:“此案正是由窦建成交代,据他所言,当年在润州丹徒县内,死亡三百多人,中毒上千人,整整一个村落,几乎全员覆没,实是大案!要案!” 李治声调提了起来:“如此大案,朕怎么不知!” 武后赶忙道:“陛下,确有此案,是发生在麟德二年的事情。” 李治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沉默下去。 李彦想了想,也明白了。 那个时期,是泰山封禅。 其他一切事宜,都要靠后。 所以确实有可能是官员禀告,但李治关心封禅事宜,事后忘掉了。 话说从泰山封禅,就能看出李治和李世民的不同。 李世民也想封禅,却被魏征劝阻,理由是国家还不富裕,民生还很凋敝,不宜举行耗费巨大的封禅大典。 要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贞观中期,别说东突厥早灭,对外战争连连取胜,李世民已经被四夷尊为天可汗,若论功绩,封禅完全没问题,但他为了国家百姓,还是选择了放弃。 没办法,杨广把天下折腾得太厉害,真就只比起三国后的十室九空好一些,隋末百姓为了活下来,大批量往突厥逃难,宁愿在草原上讨生活。 贞观之治很伟大,但短短十几年时间,还是远远恢复不到国力强盛的时期,充分证明那句话,破坏容易建设难。 所以李世民放弃泰山封禅,是经历过乱世冲击的君主,才能有的考虑,换成长在深宫里的李治,怎么也不可能为了百姓放弃个人的荣耀,这就是成长环境的不同了。 李治此时想到泰山封禅,显然就不太在乎江南血案了,但还是照旧问道:“那江南案的凶犯是谁,与此次的士子中毒有何关联?” 李彦开始捅刀:“江南案未破,凶手没抓到。” “什么!” 李治的声调顿时提高八度,这问题就不是老百姓的命,而是刑部的作为,目光唰的一下看向崔守业:“崔侍郎,怎么回事?”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崔守业开口道:“回禀陛下,江南云丹一案,疑点颇多,刑部经过调查后,怀疑丹徒县村的百姓,是被匪贼所害,并非服丹中毒,贼人为了乱封禅之事,故意夸大编造,意图毁坏道誉,臣禀明陛下后,不得不低调处置……” 李彦面色微变。 他没想到,这件事从崔守业嘴里说出,居然变成了这么个版本。 如果仅凭窦德成一面之词,那确实不足为信。 但明崇俨当县尉的师父,也经历了血案。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