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五百四十六章 国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六章 国战 (第1/4页)

    承顺六年五月初,辽西走廊。

    宁远中右所,这个辽西走廊的小城池,在历尽百年风雨,历尽明王朝,东掳人之后迎来了第三个主人:大楚帝国!

    楚军在四月底的时候就已经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此地,不过此地乃是被东掳人主动放弃的,东掳人在撤走之前,几乎破坏了所有能够破坏的城内设施。

    至于钱粮什么的,更是半点都没留下,就连各种房屋建筑也是能烧的就烧。

    甚至就连城内的所有水井,都是被东掳人投下了腐烂的尸体而污染。

    所以楚军虽然看似得到了一座城池,但实际上这座城池已经和废墟没什么两样了,因为城内废墟众多,甚至连饮水都不好解决,因此楚军在入城的头几天里,都是在城外驻防为主。

    因为清理工程比较大,同时城池本来也小,所以楚军干脆就没让大批主力入城驻防,只是把这里当成一个军事堡垒进驻了几千人。

    大批的主力部队,则是驻防在中右所南边的荒野上,并且距离海边比较近。

    之所以把主力部署在海边,主要还是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得到海上补给,同时掩护海军的运输船队靠岸并装卸物资。

    在辽西战役里,大楚帝国的后勤补给是海陆并进的方式,一方面动员了大量民夫组建了大批的运输团,构筑了一条从天津卫到山海关,再以山海关为中转站运往前线各地的陆地补给线。

    还有一条则是直接通过海运向东,沿着海岸进行就近补给。

    尤其是随着逐步东进,楚军主力距离后方的山海关已经远达上百公里后,随着距离的拉长,陆运补给的困难逐步加大后,楚军方面也就加大了海运的补给力度。

    目前驻防在宁远中右所的第三集团军直辖部队以及第九军、提前一步攻占了晋庄的第一骑兵军以及近卫军骑兵支队,攻占了小团山堡的近卫军之第三师、第二师之第六混成团,攻占了兴水县堡、白塔裕堡的第八军,上述一共十余万大军,其中半数补给都是依靠海运补充。

    大楚帝国的众多船只,从后方各个沿海港口装满了各种物资,然后在海军战舰的护送下运往北方。

    这些船只,有的在山海关停靠并卸货,而有的则是在沿途的几个小港口卸货,还有的则是在刚占领的宁远中右所。

    之所以不是把所有物资都一股脑运输到宁愿中右所,纯粹是这些港口的物资吞吐量有限……

    大楚帝国的十几万大军,其物资消耗量是庞大的,后方调用的船只也是众多的。

    但是可靠停泊卸货的港口比较少,这些港口的吞吐量也比较有限。

    在辽西走廊的一系列港口里,其实只有山海关那边的港口才能够停泊大量的船只,因为这地方经过了楚军长达两年的基础建设,楚军的工兵部队以及招募的青壮,不仅仅完善了山海关的各类防御设施,更是修建起来了一座拥有众多码头泊位,吊装设施的军事港口。

    如今山海关那边的港口码头,在紧急情况是是可以满足十几万大军所消耗的物资的吞吐量的。

    之前的两次寒冬时节,幽杭运河冰冻,北方大地冰封的时候,楚军就是大规模使用海运向北方驻军运输补给。

    尽管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归是能运输。

    但是除了山海关外,前线刚占领的辽西走廊的一些沿海地区,这些地方可就没什么大规模的港口了,有的也只是一些原始的小港口,这些小港口停泊少量大船还行,但是别指望能够同时停泊大量海船了,码头泊位不够……

    而吊装设施,码头仓库这些配套设施就更加不足了。

    哪怕第三集团军的工兵部队以及海军北洋舰队里的工程部队,没日没夜的扩充修建宁远中右所的码头,但是也无法容纳大楚帝国庞大的海上运输舰队。

    因此,楚军的海上运输,只能是分散到各个港口里卸货,然后再通过陆地转运的方式持续运往前线。

    而随着宁远中右所港口的紧急施工,后续这个地方将会成为大楚帝国第三集团军以及近卫军部队后续行动的主要物资中转站。

    按照后勤部方面的计划,这个港口在半个月后,至少要承担前线大军一半物资的供应量。

    对此,第三集团军司令左英哲上将其实还是有些不满,不过他也没办法。

    陆地运输太麻烦,需要动员的人员太多,而且速度慢,最关键的是还会面临东掳人骑兵的威胁。

    虽然前头楚军已经在广宁中前所击溃了两万东掳骑兵……但是人家东掳人可不仅仅只有这两万骑兵…….

    他们还有数以万计的骑兵,并且东掳人控制的漠南蒙古里也包含了朵颜三卫地区。

    这些地区里的蒙古骑兵,同样能威胁到南方辽西走廊的楚军补给线的安全。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