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三百六十五章 四大炮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四大炮台 (第3/3页)

于一体的江阴要塞。

    其土木工程纵然庞大,但是实际成本也不会太高,甚至加把劲的话,估计年把时间也就差不多可以搞出来了。

    但是真正的难题不在这里,而在于上头的火炮。

    通常来说,拥有这些江防炮台里的火炮,自然是清一色的长管重炮的。

    九斤火炮都嫌小,最好是十四斤乃至十八斤,二十四斤等重型加农炮。

    但是,这些重型加农炮的产量却是有限啊!

    说实话,在东进战役之前,甚至在拿下金陵城之前,大楚帝国的军方也好,工业部也好,都是没有太多的考虑到大口径长管加农炮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因为汉天兵工厂,襄阳兵工厂的火炮总产能是有限的,当时的工业部下属各兵工厂,连海军所用的九斤舰炮以及十四斤舰炮都造的很少,绝大部分的产能都是用以生产两斤半、五斤、九斤野战炮的。

    东进战役发动之前,整个大楚帝国里所生产出来的十四斤重炮,也就四门!

    并且这四门十四斤舰炮,本来是作为海军预定的大型战舰所使用的,但是后来大型战舰没影,加上东进战役里陆军攻坚的需求,因此这四门十四斤舰炮被安装上了野战炮架,被陆军当场了攻城重炮使用。

    后来又被拉倒了阅江楼炮台上充当江防重炮使用。

    等到拿下金陵城后,面临着明军水师随时都能杀过来,而海军那边又不够给力的情况下,大楚帝国第一次深感有江无防的尴尬。

    金陵战役后,罗志学亲自下旨,要求工业部方面加速大口径长管火炮的研发以及生产工作。

    如此,大楚帝国那边才算是开始了大规模研发以及生产重型火炮。

    汉天兵工厂那边的九斤舰炮生产线以及十四斤舰炮生产线,被单独划分了出来,设立了重型火炮厂,以和原来的火炮厂进行区分。

    后续,汉天火炮厂,将会专心于各类野战火炮的研发和生产。

    而重型火炮厂,将会专门研发并生产用于要塞、战舰上各类火炮的研发和生产。

    之所以要特地分开来,主要是这两者除了都是火炮外,其他各方面的差别都非常大,甚至对火炮的性能要求很多都是相冲突的。

    比如说江防炮台要用的火炮,自然是要打的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至于重量,机动性这些基本可以忽略!

    这和陆军方面的野战炮极度注重机动性能,为此可以牺牲威力和射程是相冲突的。

    为了互不干扰,加上火炮厂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上也越来越臃肿,工业部干脆把汉天兵工厂下属的火炮厂一分为二,分别设立汉天火炮厂、汉天重型火炮厂。

    不过上述两厂,依旧嫡属于汉天兵工厂管辖,以方便统筹各种资源。

    经过数月的努力,汉天重型火炮厂也是终于拿出来了自己的成果,不仅仅大幅度提升了九斤加农炮、十四斤加农炮的产能,而且还制造了四门十八斤的加农炮。

    如今,运输这四门十八斤加农炮的运输船已经抵达了金陵城码头,并等待海军护航船只的配合,等海军护航船只抵达后,这艘运输船将会继续南下镇江等待。

    等待一个适合的安全时间,以避开依旧活跃在镇江以东水域的明军水师,把这四门巨炮运输到江阴要塞去。

    趁着这艘运输舰停泊在金陵城码头的时间里,罗志学也是抽时间去看了看。

    毕竟这是大楚帝国,乃至是华夏历史上,打造出来的最强悍的巨炮,之前该炮搞出来第一门样炮进行试射的时候,因为距离太远,罗志学就没能亲自去看了。

    这会,在码头上看看也是好的。

    而低下的人,在得知了罗志学要前往码头查看这一批运往江阴炮台的重炮后,并且对其中的十八斤巨炮很感兴趣后。

    竟然是连夜组织人手把船上的一门十八斤火炮给吊装了下来,然后拉到码头边上的空地里,想要给罗志学来一番试射表演……

    很明显,这肯定是工业部还有军械部的相关官员搞出来的,不外乎就是想让罗志学看过试射后,心情一好来个重赏……

    对于他们的小心思,罗志学也没多说什么。

    虽然他一开始没打算看试射,只是到船上看一看实物,除了满足自家的好奇心外,更多的还是为了体现自己对重型火炮的重视,让下面的文武官员们也重视起来。

    毕竟以后江防也好,战舰也好,可都离不开这些重型火炮呢。

    但是属下既然把火炮都拉出来了,这看一看试射。

    当抵达了东城郊码头边上的空地上,军方已经把这一片的地方全部都给包围封锁了起来。

    而当罗志学抵达此地的时候,预计参与试射的火炮也不止一门十八斤重炮了,还有一门十四斤重炮,两门九斤重炮。

    此外陆军还临时拉了几门九斤、五斤野战炮以及一些臼炮过来凑数。雨天下雨的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