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东南亚之王_第一百四十一章 开战和海军成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开战和海军成立 (第2/2页)

    “犁庭扫穴!”这位更是重量级,不过得等时间。

    “嘟~~”

    码头停靠的船只长鸣笛,

    人们才注意到,今天码头的船停的格外整齐…

    刘一鸣转头,看向那只发声稚嫩的队伍,这是一支学生队伍,每个人都穿着黑白色的校服。

    队伍分成许多小队,由老师带领着,刘一鸣看到了许多熟人,自己的老婆张柚,陈江涛的大儿子陈思敏,等等。

    “很好,我真的很感动,你们就是南华的未来,是南华的希望,看到你们如此,我知道,南华的前途,一片光明。”刘一鸣对着这些孩子说道。

    这群人都是小学生,最大的十二三岁,最小的只有五六岁,再大一些的,可以工作了,就送去了职校。

    刘一鸣还想说些什么,但是时间已经来到了十点,海军即将进港。

    砰!

    礼炮响起。

    嘟~

    鸣笛声从港外传来,大家也都知道今天有军舰参加,都好奇的看着远方。

    刘一鸣没有说话,也看着远方。

    今天天气不是很好,有些闷热,海面上水汽蒸腾,不久将会有雨。

    “来了来了!”有人大喊道。

    只见几艘小艇以极快的速度掠过海面,划出漂亮的弧线,激起浪花。

    “这船怎么没有烟囱?”有人疑惑道。

    但没有人回答他,因为小艇过后,便是一艘大船出现,冒着滚滚浓烟,快速的驶进人们的视线。

    “好漂亮的船!”有些人赞美道。

    虽然隔得还远,但是应刘一鸣的要求,这艘船没有挂帆的准备,桅杆与上层建筑融合,外形基本具备了后期的发展特点。

    至于侦查,目前又不会单独出航,日常巡逻以南华产驱逐舰为主,战时编队,此时的攻击距离三公里不到,20节 的航速,十公里左右发现,反应也来得及。

    一艘接着一艘,足足四艘军舰入港,停靠码头。

    “南华海军学员,许孙明,学业完成,任务完成,请总理检阅!”许孙明穿着笔挺的海军服,喊道。

    “南华海军学员李进…”临时舰长,大副二副等人依次做着自我介绍。

    一番简单的仪式后,刘一鸣开始了任命。

    “南华海军司令部命令,授予许孙明海军少尉军衔,战时少校军衔,任海军蛟龙号舰长。”

    “授予李进海军少尉军衔,战时上尉军衔,任虺龙号舰长。”

    “授予张风平海军少尉军衔,战时上尉军衔,任虬龙号舰长。”

    “授予吴汉海军少尉军衔,战时上尉军衔,任螭龙号舰长。”

    “成立南华海军第一舰队,下辖蛟龙号,虺龙号,虬龙号,螭龙号,四艘巡洋舰,第二鱼雷艇中队六艘鱼雷艇,立刻成军!

    许孙明任临时舰队司令,杨伯宁任鱼雷艇中队长。”

    宣读一大堆命令已经要了刘一鸣半条命,实在是太赶了。

    “许孙明!”

    “有!”

    “第一舰队的任务是,立即展开磨合性训练,尽快拥有战斗力!”刘一鸣命令道。

    “现在是战时,等第一个任务完成后,给你们半天假,只有这么多。”刘一鸣小声说道。

    这份命令是说给别人听的,舰队马上就要出航,巡洋舰队将独立作战,回来的路上一直在磨合,独立作战没问题。

    唐洪明留在了棉兰,训练鱼雷艇,原有的艇员大多数被送了回来,做了艇长。

    “发信号,陆军第五师,出发!”刘一鸣喊道。

    踏踏踏踏…

    因为人太多进不来的第五师终于能够进来了。

    刘一鸣原计划是划给他们单独一块地方,后来人越来越多,就命令第五师后退,最后跑到了仓库区才算完。

    没有过多的手续,一个旅分成十二个部分,登上运输船。

    频繁的跨海军事投送,极大的锻炼了南华的跨海投入能力,比如突发情况下,南华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一个旅除了重炮之外所有装备的装船。

    而这次,辎重和重火力早就装好了,拿把枪就能登船,速度很快,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了。

    嘟~

    船只鸣笛,十二点准时出航,日头正盛,太阳刚好挂到人们的头顶上。

    众目睽睽之下,十二艘运输船、邮轮,在海军虬龙号、螭龙号的护航下,驶出港口,驶向西北。

    ……

    回到总理府,准备再推敲一下作战计划时,乔治又找了上来。

    “转告他,我是在逼日本加大投入,不会贸然进攻,让他动作快点!”刘一鸣不打算见乔治,让杨秘书转告。

    收拾了一下,刘一鸣推敲着已经改变的世界趋势…划水摸鱼睡懒觉的1890东南亚之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