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一章:砸出一个大宋第一高校 (第2/2页)
现如今大宋的最高学府,俨然成了那些权贵官宦家的镀金通道。 那些没什么本事的官宦子弟,混个国子监的名额,就能直接参加科举省试。 这让那些从地方上,真正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子,怎么活? 他们没有国子监学子的身份,就只能从最低级的乡试开始,再到洲考、然后才能到省试,再到殿试…… 不过那些真正有才学的官宦子弟是不屑于走这种捷径,毕竟脚踏实地根基才稳。 赵祯也想改变这一现状。 给大宋朝堂输送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 当然,大宋不缺文人,所以这对赵祯来说可有可无。 他摆摆手道:“你若是能说动甄良,那就随你。” 国子监和太学本就管理松散,想要彻底整改绝非易事。 所以赵祯觉得秦为只是找到了一个好玩的事儿,新鲜几天罢了。 给他去,好歹他有钱,多少能为国子监和太学做些好事。 可消息不断传来,赵祯也有些坐不住了。 “陛下,秦为又要砸钱了!” 许茂则带着最新消息小跑进来,喘着气道:“他以国子监的名义发了檄文,说是聘请天下有才之士来国子监任教,而且要是大儒之士,就是那种曾经教授过许多进士学子的真正的大儒!” 这…… 赵祯有些蒙圈,他喃喃道:“那些人可都是风骨之人,他们去能屈尊来国子监这种官家子弟镀金的地方?” “他们是不想来……” 许茂则苦笑一声,摇头道:“可加不住秦为舍得砸钱啊!一个大儒一年薪俸两千贯!……陛下,两千啊!就是当朝宰辅也不过如此了吧?” “竟如此豪……” 赵祯想说他怎们能如此豪横? 又莫名其妙的想到了他老爹在世时曾写过的一首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一首劝学诗,真真切切写尽了天下学子寒窗苦读的真正初衷。 说什么忠君、忠国、忠社稷! 说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足够的利益驱使,只有这样,这些所谓的志向和报复才能有机会施展。 若天下钱财不再动人心。 谁还愿意寒窗十年求功名? 赵祯摇摇头,他不知该说什么了。 用钱买学问,这事儿看着荒唐。 可却是钱买年来历代先贤用各种案例留下来的金道理…… 他只能在心叹道:想你秦为此时舍得砸钱,到时候万一赔了,别来找朕哭就是了。 …… 秦为又要搞大事了! 国子监聘请大儒的消息一传出来,整个汴梁都沸腾了。 当今天下以仕途为尊,做官是每个大宋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梦寐以求有的毕生心愿吧。 为了这条仕途之路,他们情愿付出一生。 只是用银钱来衡量一个大儒的价值,这样真的好吗? 那些自诩清流的学子朝臣顿时骂声一片,说秦为这是有辱斯文。 可他们却不能因为此事弹劾…… 人家花钱了,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这事儿就算论到天边儿去,也没人能挑出毛病来。 而他们只能去抨击那些为了银钱而屈身于国子监的那些大儒们。 可问题是,那些大儒还真就不在乎这些。 这么说不对,应该说秦为给的代价太诱人了,别说是这些大儒心动了,就连许多朝臣都恨不得辞官来应聘了。 大部分人做官是为了什么?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除了为钱为名,他们还能为了什么…… 一年两千贯的薪俸啊! 刚开始还有大儒顾及名声不愿出面,可随着有人带头,这些大儒也不在乎什么名声了,纷纷倾巢出动。 用赵允让的话来说就是。 我活了快二十年了,头一次见汴梁城里冒出这么多的大儒来。 这些人大多是有真本事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官。 若放在以前,那定然就是文人墨客的风骨,他们情愿做一个教书育人的传道者,也不愿染上官场里的那些污浊。 可现在他们只有一个理由,为了钱! 而且钱到了一定数量,其实更能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 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儒? 以前大家的评论观点多有不同。 现在统一只有一个标准——你值两千贯吗? 年薪两千贯以上的不一定是大儒,但不值两千贯的,那就一定不是大儒。史小刀的大宋好儿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