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 (第2/2页)
当年潭城警方重拳出击,在打黑除恶的小高潮中,把慢半拍的徐大哥整进了局子。
“人捞出来了没有。”
“嗯。”
程策抖了一下手里的校报,说老徐问题也不小,冤有头,债有主,岂有一恨就是一窝的道理。
赵慈对程策竖起大拇指,表示这种毫无怜悯的,天然型的反社会意识,和他爷爷很像。
他们互相恭维了两句,程策拍拍赵慈,说赶紧去后台准备吧。
反正今天横竖进不了第三轮,务必放下包袱,唱出心中所想来。
赵慈嗤了一声,走了。
◆◆◆
在所有赏曲的群众里,程策无疑是席间最冷静的那个。
不喊不笑,不激动。
无论多激烈的旋律,多美的高音,他都跷着二郎腿读报,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然而就在赵慈开唱的刹那,他无声地把报纸扣了下来。
或许是歌词动人,抑或是情真意切,吹毛求疵的程策张着耳朵,一直听到胸中生出了火。
他虽缺乏鉴赏艺术的品味,但他亦觉不公平。
程策想,团里的扛把子老徐算什么东西,台上那个男的,才是社团未来的希望。
可是,这份诡异的自豪感很快便褪了色。
程策不喜欢赵慈的游刃有余,也不喜欢那张射灯下无可挑剔的脸。
他坐在椅子里,目光从头扫到脚,一种隐秘的,益发强盛的妒忌渐渐升了上来。
它不断壮大,宛如林火蔓延。
只在区区一首歌的时间里,就把周遭的暗角落都点亮了。
◆◆◆
放学时,赵慈得到了结果。
他不出意外地被老徐列入黑名单。
扛把子有自尊,说坚决不忘前耻,哪怕态度再端正,以后也不给唱。
程策一句安慰的话没多说,掏钱给买了一支小卖店最贵的雪糕,以资鼓励。
近来,他俩这诡异的组合逐渐成为了常态。
身为尚家未来的姑爷,程策爱屋及乌,待她隔壁邻居的态度,也比从前更和蔼了些。
程氏精品小灶原本只管理科,但是,在过赵慈费心撰写的雅思小作文后,他坚决地把文科的大旗也扛了起来。
现今赵慈和程策,是班里互帮互助的典型。
顶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帽子,被痛心疾首的教师队伍批判为“灰指甲,一个传染俩”。
他们的关系不好不坏,比同窗深点儿,离兄弟相隔甚远。
程先生听过张管事的近况汇总后,告诉程策人心隔肚皮,最好与赵家的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客客气气,在学习上相互交流就成。
狼窝里出不了绵羊,真要做交心朋友未免太危险。
程策说,他对赵慈没有兴趣,至多只能称为熟人,而不是朋友。
他交心的唯有一个人,她叫尚云。
◆◆◆
两天后,从不轻易交心的程策,带了个便携药箱来。
考虑到赵慈手臂上的伤不方便,天又热,每天中午换一次药,折腾十来分钟,还包得歪歪扭扭像狗啃,不如由他帮忙解决问题。
赵慈一开始并不肯。
他嫌程策假惺惺,说这些真善美的表面功夫,都是做给尚云看的。
程策没有反驳,他只说,人假,可药是真的,爱用不用。
“上药收钱吗?”
“你要是想给,我也可以收。”
赵慈抬头看天。
“...... 假如包得好,请你喝可乐。”
“本来也没指望你请别的。”
吃过午饭,赵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